第(2/3)页 后来迈巴赫方面花了一年的时间做重启品牌和调线、调度资源的工作,又花了半年的时间研制新车顺带做一辆概念定制车,在设计概念定制车的过程中,才临时提出了这个外壳修改方案。 过年的时候,顾鲲乍一接到这个建议时,还怕效果不好,有些犹豫,但后来看了他们的预处理效果后,还是果断答应了。 众所周知,很多顶级豪车都是喜欢搞双色漆来彰显地位和工艺难度的。 远的不说,单说那区区一千多万人民币的入门级豪车,罗尔斯罗伊斯幻影加长版什么的,就已经搞银灰双拼色漆了,那双拼色据说掉一点补漆都得二三十万,就是刻意提高难度彰显身份的。 所以迈巴赫方面建议顾鲲搞双色外壳,也算是一种降仇恨升逼格的中肯建议。 顾鲲担心的只是那种“90年代城乡结合部酒店大堂亮闪闪装修”的配色效果。 毕竟国内那些黄铜饰面的城乡结合部酒店装修也不乏金银混色,不能搞得典雅的话就容易LOW。 幸好,迈巴赫的设计师们也是老江湖了,把黄金和铂金的饰面都做了精细的表面处理,防止过于光滑但又比较光滑。 所以整个车面看不出后世所谓土豪金香槟色那种亚光颗粒感,但也绝对是略带亚光,绝对不会产生镜面反射。 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形容,随便找一辆罗尔斯罗伊斯幻影加长看一眼,体会那种“摸着很光滑,看起来微微有反光,但又绝对不会反射出周边的景物和人”的感觉,就知道了。 反光而不成像,漫反射而又保持摸起来绝对光滑、无摩擦颗粒感,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技术含量工艺难度全在里面了。 唯一的缺憾是,为了实现这样的表面处理效果,打磨工艺的要求贼高,而且绝对是有材料损耗的。 虽然众所周知黄金的延展性是金属里面最好的,拉升压薄都不会有屑料质量损失。可是要达到这样的“无成像光滑漫反射”,依然是最后磨掉了足足一两百公斤重的黄金细屑。 磨下来的细屑都是微米级的尺寸,根本不可能搜集起来,也就浪费掉了。 迈巴赫方面测算了,实际上最后是花了2点2吨的黄金原料,磨完组装好后实际车子增重才2点06,也就是140公斤黄金都磨掉了。 所以最终的成品,实际上是在车上装了2点06吨黄金,和1点2吨的铂金。各处包壳厚度在四到五毫米之间,内层依然是纯钛合金结构保证强度和防弹性。 铂金这种贵金属,后世价格超越黄金,主要是发生在2004~2010年之间,那阵子一种首饰界巨头都吹嘘铂金密度比黄金更高、更稀缺、漂亮的同时也依然能保值。偏偏很多女人还相信,真就高价玩铂金。 直到2013年大洋国多次QE开始、2014年铂金终于因为不具备唯一金融避险金属的属性,逐渐重新褪去光环、沦为“纯首饰装饰性金属”,价格跌破与黄金1比1的警戒线,那些年里囤铂金首饰的女人最后也就只能自己戴,失去了保值套现的机会。 不过,在2000年的时候,铂金的概念也还不火,所以铂的价格比黄金略低一些。迈巴赫这套外壳材料配置方案,最终也就跟顾鲲一开始要求的包三吨多黄金差不多,总车价也没有涨,实际也就付六七千万欧的样子。 这就意味着,随着未来铂价的上涨,从2004年到2014年之间的这十年里,顾鲲这辆豪车给人的定位印象,还会随着材料的升值而进一步拉高。 第(2/3)页